
首頁 > 研究
在台灣,最常見的過敏疾病為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過敏性結膜炎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蕁麻疹及食物過敏等六大類,這些過敏疾病症狀如(Table 1)(4):
疾病名稱 | 臨床症狀 |
氣喘 | 呼吸急促、喘鳴聲、胸悶、慢性咳嗽、夜間咳嗽 |
過敏性鼻炎 | 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癢、鼻塞 |
過敏性結膜炎 | 眨眼、紅眼、眼睛癢腫、黑眼圈 |
腸胃道過敏 | 食用食物後會有腸胃不適,例如:腹瀉、腹痛、腸絞痛、噁心、嘔吐 |
異位性皮膚炎 | 皮膚劇癢且乾燥脫屑、濕疹、紅疹 |
蕁麻疹 | 皮膚突發性之紅腫塊、癢 |
Table 1. 常見過敏疾病與症狀。 |
過敏症狀的發生,主要原因就是人體免疫系統把原本無害物質誤判作細菌或病毒,在體內造成連鎖免疫攻擊反應,屬於過度免疫反應。以免疫球蛋白E(Immunoglobulin E, IgE)主導的過度免疫反應,主要特徵是體內會傾向於第二型T輔助細胞 (Type II T helper cell,簡稱Th2) 為主的免疫反應。而第一型的免疫反應主要防禦病毒與細菌等感染,由第一型T輔助細胞(Type IT helper cell,簡稱Th1)主導,兩型T細胞所分泌的細胞激素相互抑制調控,而達到免疫調節的平衡,一般人以第一型免疫反應為主,以避免病原菌侵入引起疾病。

Fig. 1. 接觸過敏原後,發生一連串的免疫反應導致過敏現象。
當免疫系統接觸過敏原時,體內大量的Th2細胞會被活化,並分泌Th2細胞激素,如:介白素-4、5、13等(Interleukin-4、5、13,IL-4、IL- 5、IL-13),其中IL-4、IL-13會促進B細胞同型轉換(class switch) 分泌IgE抗體(5)。 IL-13會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,造成平滑肌收縮等生理反應,進而引起呼吸道過度反應 (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, AHR),造成呼吸阻力(6),是氣喘患者最明顯之症狀。 IL-5則是會活化並吸引嗜伊紅性白血球 (eosinophil, EOS) 的聚集,造成局部嚴重的發炎反應。此外,入侵的過敏原也會與肥大細胞(mast cell)表面的IgE抗體結合而活化肥大細胞,分泌組織胺(histamine)、白三烯素B4 (leukotriene B4, LTB4)等物質,造成呼吸道發炎反應(7, 8)(請見Fig. 1)。